美好期盼
我是“沪惠保”受益人曹阿姨,是一名普通的退休工人。我得了帕金森病,医院约好在今年4月底做手术。手术前几天,家里人看到朋友圈都是“沪惠保”上线的新闻,刚开始一点都不相信,说给医生听,医生也不相信。后来我爱人各方咨询,和医生商量下来,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把手术推迟到了7月份。我顺利出院后,赶紧让女儿在随申办App上申请特定住院自费医疗保险金,三天不到钱就到账了,赔付了近14万元,快得让人难以置信。
能够节省这么一大笔钱,我们全家真的非常感谢“沪惠保”,块一年很实惠,操作也方便,手机点点不用出门,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减轻了我们好多负担。
我希望,未来能够让更多的老百姓知道“沪惠保”,如果购买了,就算没有享受到“沪惠保”的好处,也是间接帮助别人,是在做善事。
要问今年上海人
最喜欢买的网红产品是什么?
“沪惠保”一定可以算一个
作为今年4月27日正式发布的上海市首款普惠型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产品,首年投保人数达万人,在基本医保参保人数约万的上海,不到3人中就有1人投保了“沪惠保”。截至11月30日,“沪惠保”已累计受理理赔申请6.66万人次,获赔6.41万人次,赔付金额2.99亿元,为参保人罹患重病大病时再增加一份保障。
截至11月30日,“沪惠保”已累计受理理赔申请6.66万人次,获赔6.41万人次,赔付金额2.99亿元高额医疗费再添保障
已投保“沪惠保”的李女士今年68岁,7月29日至8月5日,因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医院住院,进行手术治疗并置入脑起博器,理赔范围内自费费用22.25万元。8月12日,李女士的女儿在“随申办”App提交理赔申请,并授权使用医保电子诊疗数据。当天即审核通过,扣除免赔额后,按非既往症70%赔付14.18万元,赔款于8月17日到账。李女士及其家属称赞“沪惠保”理赔方便又及时,是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好事。
上海医保局介绍,医保范围外的自费医疗费用,容易成为诱发本市家庭大额医疗费用支出的风险点,而传统商保产品往往存在“老人买不起、病人买不到”的问题,因此,“沪惠保”将保障责任聚焦于自费医疗费用,包括特定住院自费医疗费用、特定高额药品费用和质子、重离子医疗费用三项保障,进一步健全多层次保障体系,充分体现出地方医疗优势。
上海市首款普惠型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产品,首年投保人数达万人“人找*策”到“*策找人”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是共同富裕之路上的绊脚石
在现实生活中
如何让“病根”不再变成“穷根”?
今年6月,浦东、静安、杨浦、闵行、嘉定和崇明6个区在全市率先启动建立因病致贫预警机制,通过动态化、常态化监测预警,及早识别发现因病致贫返贫风险群体,及时对接救助帮扶等*策措施,从“人找*策”向“*策找人”转变,致力于减轻患病困难群体医药负担,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风险,让困难群众看得起病,治得好病。
年8月的闵行区预警名单里,浦江镇群益村57岁的村民曹女士今年1-8月的医疗费用总额为元,自负费用达到了元,浦江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迅速派社区救助顾问上门了解情况。
前些年,曹女士不幸查出尿*症,为治病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下外债,丈夫沈先生退休工资多元。在了解清楚情况后,浦江镇迅速启动因病致贫工作机制,对标现有各项*策,充分调动社会救助力量参与,为其制定“一户一方案”专业帮扶计划。
“沪惠保”将保障责任聚焦于自费医疗费用,进一步健全多层次保障体系,充分体现出地方医疗优势
年9月,群益村救助顾问在最快的时间内帮助她进行低收入家庭核对材料的收集,在通过信息核对后,符合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立刻对其当年度发票进行了医疗救助,实际救助金额为元,同时连接镇救助部门,将其作为重点对象主动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