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栓塞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u0001死亡u0001率u000
TUhjnbcbe - 2025/6/25 21:47:00

肺动脉栓塞是由于血栓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一种综合征,简称肺栓塞。

最常见的病因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约占80%)。血栓性静脉炎、下肢静脉曲张以及活动过度受限(如长期卧床、长途乘车或飞机)等均可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

另外,创伤(如骨折、大面积烧伤等)、手术以及某些肿瘤亦可增加肺动脉栓塞的风险。临床表现极为多样,包括:呼吸困难、发绀、胸痛、咯血、咳嗽等。

急、重患者以及长期慢性的肺动脉栓塞患者还可出现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功能衰竭。较轻者可无任何症状。严重者可猝死,死亡率可高达20~30%。

肺栓塞的治疗首先要迅速准确地进行危险度分层,根据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改变,高危层直接再灌注治疗,中高危层采取抗凝、生命体征监测、补救性再灌注治疗。中低危患者需要住院观察,同时进行抗凝治疗,对于低危患者可以早期出院,家庭氧疗。

治疗原则如下:

一般支持治疗,对于高度已诊或确诊为急性肺血栓栓塞的患者应严密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心电图及血气的变化,并给与积极的呼吸与循环支持。

对于高危的肺栓塞如合并的低氧血症,应使用经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但合并呼吸衰竭时可采用经鼻面罩无创机械通气或经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当进行机械通气时应注意避免其对血流动力学的不利影响,机械通气造成的胸腔内正压可以减少静脉回心血量,采用式的低潮气量使吸气末平抬压;对于合并休克或低血压的一些急性肺栓塞的患者,必须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并与支持治疗。

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对于维持有效的血流动力学至关重要,对有些焦虑和有惊恐症状的患者应采取给予安慰,可以适当的用镇静剂,胸痛者可以用止痛剂;对于发热咳嗽的症状,应给予对症治疗应尽量降低耗氧量;对于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应尽快控制血压,另外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以防止血栓脱落。

抗凝治疗,首先是抗凝药物,包括肝素、华法林、新型抗凝药物。另外,对于大面积栓塞患者,还可给予溶栓治疗,常见的溶栓药物有链激酶、尿激酶、重组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

手术治疗:导管溶栓术、导管碎栓术、导管吸栓术等介入治疗应用不多,仅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大面积肺栓塞、溶栓疗法禁忌或无效者,目前在国外也只医院实施。

外科治疗:如肺栓塞取栓术、导管取栓术和腔静脉阻断术等。目前急慢性肺动脉栓塞的外科手术治疗进展很快,效果尚可。应严密把握外科手术适应征。

下腔静脉内临时或永久植入滤器:适用于存在抗凝禁忌或在抗凝治疗过程中反复发生肺栓塞的患者,可考虑放置可回收的经皮下腔静脉滤器。

肺栓塞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如有不适症状,早就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不同患者预后效果有差异,具体治疗周期应该根据患者生命体征、机体情况等具体而定。

1
查看完整版本: u0001死亡u0001率u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