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栓塞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是肺栓塞吗
TUhjnbcbe - 2021/4/16 23:02:00

呼吸科急诊医生良子讲故事——急诊医生角度的急诊故事,点击蓝色“急诊医生良子讲故事”,周周有故事,让您更加深入的了解急诊科,还有急诊科的医生和护士。

有位前辈大师说“肺栓塞是多发而少见的疾病”,肺栓塞非常多见,但被忽视了,真正明确诊断的较少,很多人猝死后再回顾才发现可能是肺栓塞,也就造就了肺栓塞“沉默杀手”的称号,在急诊科肺栓塞非常常见。

又是一个夜晚,又一次来到抢救室,看样子抢救室是那样的依旧,到处是忙忙碌碌的人,没有任何办法,抓紧进入工作状态吧。刚刚踏进早秋,夏日的消化道出血依旧是高峰期,还有对天气尤其敏感的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也越来越多了。希望不要太忙了,也好像是奢侈的愿望,因为我一贯的忙,已经出名了。

果然是秋天了,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越来越多了,响彻急诊科。这些老人对气温变化尤其敏感,甚至派生出一门科学——气候医学。不管气候医学了,先看眼前的病人再说吧。“医生,我父亲这两天有点憋气,越来越厉害了,已经送进抢救室了,你给看看吧。”几位中年人来到我面前,看样子病人应该是老人了,在急诊科危重病人优先,这是规矩。赶忙随着他们来到抢救室,护士已经完成监护了,看着监护仪上数字,心率98次/分,氧饱和度98%,血压/78mmHg。这位老人怎么看上去都不像憋气的样子。“老人怎么了?和我说说吧。”“老人一月前刚刚在你们这里被诊断为脑梗死,出院没有多久,一直在家,这两天我们看着老人呼吸越来越困难,很多时候都张嘴呼吸,今晚觉得好像更厉害了,就叫送来了。”

看着老人平稳的躺着,没有一点呼吸困难的样子,但是深夜用送来肯定有问题,“老人之前长过什么病?脑梗死在家怎么护理的?”“老人以前长过膀胱癌,已经很久了,应该是好了,脑梗死后就一直卧床了。”膀胱癌,最近一直卧床,这两个关键词闯入我的脑海里。膀胱癌,共和国第一位总理因此逝去,肿瘤会导致高凝状态,最近一直卧床也是高凝状态,高凝最危险的问题就是“肺栓塞”。肺栓塞常见的表现呼吸困难,“多发而少见的疾病”,“沉默的杀手”,这在抢救室非常的常见。赶紧给老人查体,心肺没有明显的异常,老人虽然交流有点困难,但是可以听明白我的话语。是肺栓塞吗?监护上的参数一切正常,需要深夜做肺动脉CTA吗?医院CT室可以做到24小时随时可以做CTA,但是这个夜里需要动员他们吗?暂时先不管了,赶紧和护士们交流一下病情,先做血液化验还有心电图,看看其他有没有证据吧。

很快,心电图就放在我这里了,心率偏快,但还在正常范围内,也没有那种特异性的SIQIIITIII的情况。那种典型的心电图很多时候误导了医生,对于那种心电图既不是诊断肺栓塞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换另一句话说肺栓塞不一定有那样典型的心电图,出现那样典型的心电图也不一定是肺栓塞,这种心电图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低,有很多临床医生总结的肺栓塞最常见的表现是窦性心动过速。但是凝血系列的D二聚体非常高,对于高危的病人来说D二聚体阴性排除诊断很重要,但是这位老人D二聚体已经超出测量上限了,需要做肺动脉CTA这个确诊性检查吗?老人其他的检查基本没有异常,包括心肌酶,呼吸困难的如何解释呢?

这样的夜里,这样的抉择时时刻刻都在上演,我该怎么办?老人呼吸困难,有肿瘤病史,有卧床病史,D二聚体很高,这些都指向肺栓塞,心电图和血气分析似乎不支持肺栓塞的诊断。沉默了一些时间,我想还是有必要去做,因为“沉默的杀手”是不好惹的。和家属好好谈谈,在急诊科不论做什么取得家属的信任,尤为重要。好在家属非常的明了,很快就明白问题所在,很痛快的同意去做这个检查。还要和CT室沟通好,毕竟深夜里做肺动脉CTA需要动员听班的医生和护士。配合久了,虽然大家彼此不知道对方的名字,但是工作配合良好,听完我的描述后,“十五分钟后来就可以了。”

深夜里和我们的护士,还有家属推着病人,带着沉重的急救包,穿过悠长安静的走廊,除了我们,医院已经进入了梦乡。CT室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准备就绪,看见我开玩笑的说,“哎,又是你,多少次了哈!”虽然是深夜,程序一切如旧,很快图像一帧帧的出现在屏幕上,肺动脉主干没有血栓,左右肺动脉没有血栓,好像肺动脉都没有血栓,不是肺栓塞!?一切的推断都错了?再和CT室的医生沟通一下,病人是非常明显的肺栓塞高危病人,D二聚体也非常的高,不应该不是肺栓塞吧!于是大家一帧一帧的寻找肺栓塞的征象,终于我们看到了,是肺栓塞,没有错,在右肺上野看到了肺栓塞的影子!来不及多和CT室医生多说谢谢,赶紧和护士还有家属把病人拉回来。他的确是肺栓塞!

已经是凌晨了,急诊科还有抢救室也进入了梦乡,这很难得。再仔细回想一下这个夜晚看过的病人,尤其是那位老人,仅仅右上肺那一点肺栓塞,那D二聚体就超过测量上限?有没有其他的问题呢?老人多年的膀胱癌有没有问题?一直在思索,虽然病人都还稳定,辗转反侧也无法入睡。终于熬到天亮,和同事交完班,走出大门,外面的太阳失去了夏日的威力,反而一丝丝的凉风入怀。

一直

TUhjnbcbe - 2021/4/16 23:02:00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冰雪消融,万物复苏。年的春天已经悄无声息的到来。二月的韶关,和风细雨,绿叶飘飘,走在大街上时不时闻到阵阵桂花的香味,沁人心脾。

回想年春天的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仍心有余悸。为应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从中央到地方,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利用“传染病三把斧”——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迅速控制武汉疫情;雷神山、火神山、小汤山……柳暗花明、春暖花开、科学施策、复工复产,而国外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导致国内局部地区小波段反弹持续了整整一年。人民疫情防控意识不断提高、各个地区精准施策、特殊人群新冠肺炎疫苗接种,新冠肺炎似乎在人们视野中慢慢淡去。

工作得闲,放下鼠标,仰头伸腰,舒展一下劳累的躯干与双臂,不经意间看到办公室墙壁上挂着的锦旗,不由得想起前段时间曾收治过的一位老年病人。由拒绝治疗到欣然接受再到失望甚至绝望,而经诊治最终痊愈。再次见证,医患和谐-团队协作-生命奇迹。

人生是一场漂泊的漫旅,遇到谁都是一个美丽的意外。去年底,科室收治了一名81岁的老年患者,因“再发胸闷、气紧1周,加重4天”入院。患者有高血压病多年,长期服药治疗;半年前因双下肢水肿住院检查发现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拒绝服用抗凝药物;1个月前因下肢水肿加重,胸闷、气紧,开始主动服用抗凝药物;1周前突然出现病情加重,胸闷、气紧、烦躁、无法平卧,双下肢重度水肿,家人陪同急诊入院。测血压/mmHg,听诊心律不齐,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病情严重,家人焦急万分,都以为深静脉血栓脱落,再次发生肺栓塞,生命垂危。接诊后详细问诊,体格检查,紧急完善胸部增强CT、血栓血气指标、炎症感染指标、心衰心梗指标、肾功离子指标等相关检查,排除再次肺栓塞,诊断为不典型致病菌所致肺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经吸氧,监护,利尿扩管、减轻心脏负荷、控制血压、纠正心衰,积极抗感染、抗凝,心理疏导、精心护理,加强支持治疗,患者及家属密切配合,最终康复出院。出于感激,老伴精心制作了锦旗,为值班医生护士留下了美好回忆。老年患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下肢深静脉血栓、快心室率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频发多源室性早搏病史,服用抗凝药“利伐沙班”后胸闷、气紧进行性加重,凝血指标升高,首先考虑静脉血栓脱落所致肺栓塞;肺动脉CTA未发现肺栓塞,胸部CT排除自发性气胸,提示肺部感染;钠尿肽升高提示心力衰竭;动脉血气分析基本正常,排除呼吸衰竭;肌钙蛋白、心肌酶正常排除急性心肌梗死;肝肾功能、离子正常排除急性肾衰竭及低蛋白血症;血常规、CRP、PCT均正常,MP-Ab、TB等均阴性,心脏彩超未发现附壁血栓,结合胸部CT,双肺上叶、下叶多发片絮状及大片病灶,提示不典型致病菌感染、肺水肿。以下为治疗前后胸部CT对比。

治疗前胸部CT:

治疗后复查胸部CT:

“知青”聚会后发病,其中一“知青”老友来自外地,虽然都是低风险区,虽然流感病*抗原检测、新冠肺炎核酸检测等均是阴性,虽然患者自行追问老友没有发热、咳嗽等症状,但在国外、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紧张之时,仍不免让人有些担心,毕竟老年病人,死亡率还是比较高的。尤其是问到这些流行病学史的时候,老人家一脸的失望,甚至是绝望。

肺炎、房颤、心衰、血栓……对于一位八十几岁的老年患者已是不堪重负了,而这一问仿佛就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老人家心理防线瞬间崩溃,甚至连后事都交代好了,让人欣喜的是经过心理疏导、积极治疗该患者病情好转,逐步康复,最终出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将心比心,才得真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吾将竭我所能,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玉金

1
查看完整版本: 是肺栓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