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栓塞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医院肺动脉高压多学科诊疗中心
TUhjnbcbe - 2022/4/9 22:42:00

医院

肺动脉高压多学科诊疗中心

医院呼吸中心是集内外科、防与治为一身的呼吸疾病和肺移植诊疗中心,中心主任由陈静瑜教授担任。医院呼吸中心开展呼吸危重症、肺血管病防治工作长达数十年,对肺栓塞、肺动脉高压等常见或少见病治疗经验丰富,10余年前即在国内成功开展双肺移植术治疗肺动脉高压。呼吸中心拥有成熟的肺移植技术,为肺动脉高压等肺血管疾病的终极治疗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学科的迅猛发展,临床、科研的多个平台成功搭建与有效运转,医院肺血管疾病多学科立体交融的诊疗模式进一步成熟。医院呼吸中心肺移植团队、肺血管病专业以其鲜明的临床特色、细致的人文关怀受到广大患者欢迎与肯定。肺血管病多学科会诊平台,集呼吸科、心内外科、风湿科、介入科、影像科、超声科、病理科、康复科等多学科所长,医院的肺血管病诊疗中心、辐射江浙、乃至全国,为疑难肺血管疾病的诊疗提供保障。

肺栓塞与肺血管疾病多学科平台框架图

诊疗中心人员构架

名誉主任:王辰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国际肺血管病研究院(PVRI)西太平洋副主席

主任兼学科带头人:陈静瑜教授

医院副院长兼胸外科主任、肺移植中心主任,江苏省肺移植中心主任、江苏省器官移植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普通胸外科及及肺移植手术治疗终末期肺病的临床、科研工作等。现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委员、中华器官移植学会肺移植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江苏省器官移植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江苏省胸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主任兼学科带头人:翟振国教授

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兼任),长期致力于肺栓塞、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肺动脉高压等肺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工作,现为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学组常务副组长、国际肺血管病研究院(PVRI)委员,美国胸科医师学院资深委员(FCCP)

执行副主任:吴波教授

医院呼吸中心副主任、肺移植科副主任,长期从事呼吸危重症、肺移植围手术期管理等工作。目前是THORAX中文版编委、中国肺移植质控中心专家组成员、中国肺移植质控中心内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围术期管理组成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系感染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卫健委海医会呼吸分会ROSE专委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学组)委员

秘书:王红梅副主任医师

专业委员会成员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卞涛主任医师、吴艳副主任医师

肺移植科

叶书高、张稷副主任医师、范立医师、班乐医师

胸外科

刘峰副主任医师

心内科

王强主任医师

心外科

焦国庆主任医师

风湿科

袁风红主任医师

妇产科

马锦琪主任医师

麻醉科

胡春晓主任医师

影像科

汤群峰主任医师

超声科

钱大钧主任医师

药学部

张秀红主任药师

病理科

杨树东主任医师

重症医学科

许红阳主任医师

康复科

邓淑坤医师

实验室

聂晓伟研究员、卫栋主治医师

护理指导

周淑芳、周海琴等

医务指导

钱共匋

中心目前开展的

诊、学、研项目

项目详细

1)常规肺血管疾病的诊疗;

2)右心导管和肺动脉造影检查;

3)静脉血栓及肺栓塞防治;

4)肺动脉高压的诊疗与随访;

5)肺循环相关临床问题及疑难肺血管疾病的临床处理;

6)围产期危重症肺动脉高压的干预;

7)终末期肺动脉高压的肺移植手术;

8)体外膜肺在重度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

9)肺动脉高压形成机制的基础研究;

中心的诊疗模式

诊疗模式

1)肺血管病专科门诊;

2)疑难肺血管的多学科专家会诊中心:周五上午的现场会诊、远程会诊;

3)肺血管病专科病房(X张床位);

4)中日-无锡-其他综合、医院的双向转诊;

5)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中心的科研设置

科研设置

1)临床研究以临床医护人员为主体,依托肺移植团队、医院的科研团队,完成肺栓塞、肺动脉高压为主的临床研究

2)基础研究以器官移植实验室研究人员为主体,依托中心实验室、江苏省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完成肺栓塞、肺动脉高压的基础研究

3)相关科室、交叉学科的研究,以相关科室的临床医师为主体,开展交叉学科的临床研究

中心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

1)针对患者的患者教育、随访活动;

2)针对患者的定期科普小讲座;

3)针对患者、普通群众的科普宣传活动;

4)针对基层医师、临床专科医师的专业培训活动(学习班);

5)联谊相关科室的专业性学术沙龙。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院肺动脉高压多学科诊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