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叮叮叮……
“喂:超声科吗?赶紧来一下,有个孕妇刚入院快生了很急。”
我真是不想去,这是节后第一天,床旁超声已经攒到了接近60个,尽管下午科里年轻力壮的大夫已经做了一大半,但也被累惨了。无法想象长夜漫漫我要推着超声机在几栋病房楼间奔波将近一夜。“白天不是刚做了彩超吗?床旁看不清啊。”
“什么?别人都能看清啊,要让主任还是院长来叫吗,反正我叫了,你不来出问题责任自负?”嘟嘟嘟……
“要做床旁的病人呢?”
去买东西了
回家了
吃饭去了
在院子里呢
……
“管床大夫呢?”“不知道”
这是拖着疲惫身体到床旁检查时经常遇到的情景,有时前脚刚做完床旁,后脚病人就去做CT,超声女大夫做床旁委屈,累哭是家常便饭
2快快快,这个高龄孕妇子痫了,胎儿才32周可能要早产
既往高血压合并重度子痫,处理不及时,母子都很危险。所幸急诊剖宫产手术还算顺利,孩子住进保温箱,妈妈继续在ICU治疗。行床旁心脏彩超时却发现主动脉夹层,心中一惊,对她而言现在的时间就是生命嘀…嘀…嘀…
3时间倒回6年前,急诊科一个45岁男性因为胸痛,小腿疼就诊。做了心电图,胸片显示都正常。急诊医生自己做了床旁超声未报告异常。最后患者因为广泛肺栓塞死亡。家属一纸诉状指控急诊医生漏诊
在重症医生眼中它是可以替代听诊器的床旁超声,何时成了临床医生为了方便,为了推卸责任而随意滥叫的廉价工具?在重症医生眼中它是“生命之眼”的床旁超声,何时成了不经过规范培训,不考虑适应证,不出纸质报告,拿来就用的误杀人的凶器?
难道它的广泛传播注定就是无尽的医患纠纷之源吗?定价:.00
粉丝特价:.00
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