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栓塞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介入动脉灌注栓塞化疗,让你不再ldqu
TUhjnbcbe - 2022/5/10 15:03:00

化疗是指使用各种抗肿瘤药物,直接作用于癌细胞,杀伤或者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而发挥作用。由于口服及静脉输液比较容易做到,所以化疗药物通常以静脉输液或口服给药。但是,药物进入体内后会分布到全身各处,不光对实体肿瘤有作用,对微小不可见转移灶也同样有很强的杀灭作用。往往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许多患者难以耐受。

“化疗化疗,一化就了”,这种说法不仅流传在不少癌症患者之间,甚至很多癌症相关的影视剧里都会见到。虽然如今化疗药物也在不断发展,这老话的确有夸大之嫌,但也无法否认大多数化疗药物,还是避免不了有着恶心、呕吐、脱发、食欲不振、贫血等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也会让患者的身心同时受到煎熬,所以不少患者真的是“谈化疗色变”,对于医生提出的化疗方案,总是会很紧张很害怕。

介入动脉灌注化疗

大大减轻了全身的*副作用,同时更有效减轻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副作用。

上世纪70年代初,欧美学者在动脉造影的基础上,探索出经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介入动脉灌注化疗属于介入治疗,是对肿瘤给药途径的重大突破。研究表明动脉灌注化疗逐渐被认为是优于常规静脉化疗的治疗恶性肿瘤的最佳方式之一。

介入动脉灌注化疗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从股动脉或肱动脉将一根细而软的导管,在导丝的指引下,超选择至病灶的供血(营养)动脉,直接插入到肿瘤内部,将高浓度的化疗药物,输注到肿瘤内,提高了肿瘤区域内化疗药物的浓度,通过淋巴引流杀灭转移部位的癌细胞,而且还避免了静脉要先流经全身才有极少量药物进入肿瘤的弊端。

如图所示,通常,药物是通过人体的血液循环到达病变部位,药物的疗效与病变部位的药物浓度的高低有关。临床上进行肿瘤化疗时,常规静脉化疗一般是从肘静脉(9点)注射给药(蓝色),药物经静脉回流首先到达右心,通过肺动脉到达肺部毛细血管(12点),然后由肺静脉回到左心(小循环)。药物再由左心泵出后通过进入大动脉(3点)达到全身(红色)以及各个内脏器官(6点),再由内脏毛细血管通过大静脉,回到静脉循环(9点)(大循环)。大部分化疗药物首先进入心脏(右)肺脏心脏(左)胃肠、肝肾、骨髓皮肤等全身脏器。最后经脏器动脉进入肿瘤内部发挥作用的,只是一小部分化疗药物,而大部分药物对全身脏器产生了*副作用。

相比于静脉全身化疗,

介入动脉灌注化疗优势

01

药物浓度高

即使以少于静脉给药量的化疗药物注入,肿瘤区域的药物浓度仍远高于全身,流至全身其它组织器官的药物同样起到化疗作用。

02

效果好

研究证实每提高一个浓度的化疗药物可将化疗效果提高10-20倍,特别是铂类药物(如顺铂),疗效与药物浓度直接呈正相关。因此介入动脉灌注化疗能显著增加化疗的疗效。文献报道介入动脉灌注化疗能使局部肿瘤组织药物浓度达到正常组织的5-20倍,杀伤作用是静脉化疗的2-20倍。

03

副作用小

由于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的首过效应使肿瘤中药物浓聚,而流经全身其他器官的药物减少,减少了化疗药物对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作用,从而减轻了化疗药物的副作用。

介入动脉灌注化疗适应症

全身各部位肿瘤,如肝癌、肺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宫颈癌、卵巢癌、胆管癌、头颈部及骨骼肿瘤等全身各部位肿瘤。

选择性介入动脉灌注化疗和动脉栓塞后,可使高浓度药物较长时间作用于肿瘤组织并减少肿瘤的营养血供,使肿瘤组织受到化学*性和营养断绝的双重打击。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通过介入动脉灌注化疗成功地抑制住肿瘤发展,术前动脉灌注化疗能使多数肿瘤明显降期,提高手术切除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小术中出血。甚至术后辅助化疗采取介入动脉灌注化疗,能显著减少术后局部复发,达到对原发肿瘤的有效控制。相对静脉全身化疗而言,介入动脉灌注化疗对灌注区肿瘤杀伤力大而全身副作用小,让患者获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介入动脉灌注栓塞化疗,让你不再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