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者寄语
目前经股动脉途径血管内介入治疗后交通动脉瘤微栓塞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是有时碰上患者双侧股动脉、腹主动脉、甚至主动脉弓异常迂曲等情况,导引导管难以到达颈内动脉颅内段时,血管内介入手术难以完成。远端通路导引导管是一种新型的导引导管,其设计考虑兼顾近端支撑性和远端的通过性,以期在血管径路迂曲的神经介入手术中取得更好的效果。今天就遇上一例Ⅲ型弓,尝试使用Heralder?DA远端通路导引导管以获得满意的通路及支撑,同时治疗过程相较使用长鞘和中间导管更加简捷。
Heralder?DA远端通路导引导管的使用一般建议内衬5Fcm造影管;对于特别迂曲的血管,内衬0.英寸双超滑导丝。
本期「沛嘉加奇·嘉介谈」邀请到广医院钟书教授带来1例Heralder?DA远端通路导引导管在后交通动脉瘤出血裸栓的应用体会,精彩不容错过。
本期病例
01
病情简介
基本信息:患者女性,67岁,因突发头晕头痛伴呕吐14小时入院。
查体:H-H:II级。NS:神清,可发音、言语对答切题,头颅五官无畸形,双侧额纹对称,双眼运动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灵敏;鼻唇沟无变浅,口角无歪斜,颈无抵抗,双上肢肢体肌力4级,双下肢肢体肌力4级,肌张力大致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BP:/69mmHg。
既往史:无特殊。
02
术前影像
外院头颅CT:蛛网膜下腔出血
外院头颅CTA:左侧后交通动脉瘤
DSA:左侧后交通宽颈动脉瘤III弓:Qfscan=4.1*4.3*1.4*0.81≈20(测量偏大10%)
术前造影
03
术中器械
6F/Heralder?DA远端通路导引导管
cm5F造影管
0."cm超滑导丝
0."cm超滑导丝
Headway17
3D弹簧圈4*8、3*6
2D弹簧圈2*4、1.5*2、1.5*2
04
手术过程
路径建立:
6F/Heralder?DA远端通路导引导管接近海绵窦段过程:
弹簧圈栓塞:
塑形:Headway17J形、3D弹簧圈4*8、3*6,2D弹簧圈2*4、1.5*2、1.5*2。
05
术后影像
术后即刻DSA:动脉瘤消失,后交通动脉通畅。
术后第一天头颅CT
术后一周头颅CT
病例总结
Heralder?DA远端通路导引导管软硬平衡:体部较硬提供通路的支撑,即使在III弓主动脉弓也能提供良好的支撑;头端柔软设计使指引导管可接近海绵窦段,为神经介入治疗提供高位稳定支持。
精准的微导管塑形和弹簧圈大小、长度恰当的选择,为动脉瘤安全、高效的裸栓提供保障。
术者介绍
钟书
广医院
广医院脑血管、脊髓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外科副教授。现任中国卒中专科联盟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委会委员,国家卫健委脑防委出血介入专委会委员,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理事,中国生命关怀协会脑卒中救治及康复照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脑卒中防治分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学会神经外科专委会脑血管病学组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临床神经科学技术转化专委会委员,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协作组委员,中国神经科学转化与循证医学协作组委员,广西脑血管病专科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广西卒中专科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美国神经介入(JNIS)杂志中文版编委,神经介入资讯编委。获国家卫健委脑防委优秀中青年专家、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十周年菁英先锋奖、中国志愿医生脱贫攻坚功勋奖、广西区直机关青年岗位能手、广西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