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nmencun
记得住乡愁的世界华人文学平台
刊名题字姚景林第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特别报道勇于担当奋战一线
他们是白衣战士,也是父母最牵挂的儿女,还是孩子最亲爱的爸爸妈妈。面对疫情,他们毅然选择了逆向而行,成为“最美逆行者”。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9月12上午,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魏丽葵主动请缨支援宜莆田参与核酸采集。自厦门同安疫情爆发以来,去年参加援鄂的主管护师庄吟吟支援隔离病房。9月12号开始局部全员采核酸,同安90多万人口,医院,就是他们了,你不挑大头谁来挑,前期的外援更是少之又少,他们总共21个护士,驻点最危险的地方,新民镇乌涂村坝仔埔,至今已30天,仍隔离在原地,生活上诸多不便不说,内心深处的恐慌难以言表,而她们在苏春花护士长带领下以那柔弱身躯挺起最艰巨任务。9月14日起在叶宝华主任带领下五位医生先后到洪塘新霞点,祥平祥桥点,汀溪五峰点,祥平阳翟点,集采核酸,从凌晨5时家里出发,到夜里12时余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归,个个都毫无怨言,每每换下防护服,已如是落汤鸡,即使是上场间隔休息片刻,也是随地而安,为的就是同心同德,早日解除疫情。而至今我们科还有3名医生在新民,滨海西隔离酒店做着医疗保障,看着一个个区域解封,她们能做的,就是坚守岗位,守好最后一道防线。她们说“我们要去更需要我们的地方,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艰难的疫情,守卫大本营
重症医学科(ICU),这是一个离死亡最近的地方,同时也是离希望最近的地方。每一位ICU的医护工作者都像一名“战士”,他们从“死神”手中抢回一个又一个生命。他们是重症团队,是医院里的精英战队,疫情当前应该有责任和担当,危重病人在哪里,我们就应该在哪里。
每个人都在为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此时此刻,战斗在一线迎难而上的所有工作者,都是最伟大的英雄!他们时刻待命,争分夺秒。他们努力争取每一丝生的希望。他们是医疗救治的“特种兵”。重症医学科一直默默坚守,多少次紧急协调,多少次临危受命,他们毫无怨言、挺身而出,用职责和奉献构筑起一道道生命的防线。
10月1日举国欢庆,晚9时多来了31岁王某,头痛休克入院,克服万难行了CTA,最终确诊右侧大面积脑梗+广泛前壁心梗+左髂内动脉栓塞,彻夜奋战,ICU联合神经外科,心内科,麻醉科做了颈动脉取栓,冠脉前降支支架置入术,术后又是重度休克,严重酸中*,肺水肿,低氧血症,紧接着就是大量升压药,呼吸机,IABP,CRRT器官功能支持,紧接着10.3迎来了脑水肿高峰,脑疝,紧急做了去骨瓣减压术,脑疝得以缓解,但更麻烦的是心肌也大量坏死,肌钙蛋白始终大于24ng/ml,10.4血压、氧和难以维持,紧急启动ECMO团队,同时院部紧急派车前往封锁线取得ECMO套包管路,终于在V-A-V模式ECMO运转下,患者生命征得以慢慢稳定。在复杂的ECMO及IABP的情况下,为进一步明确病情的变化,我们艰难的完成CT检查。高峰时有三位肝衰竭和一位重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一位马蜂窝蛰伤多器官衰竭都需要行血浆置换,三台血滤机同时运转,仍不够用。在这个时候,留守本营的医护们四天一次的彻夜通宵,加上繁重工作,个个咬紧牙根,再苦再累也坚持着,只为每人出一份薄力,早日控制疫情!为保障ICU正常运行,留守后方的ICU人不敢有一丝丝松懈,只为守护好大家共同的“家”。从疫情爆发初期的防控疫情知识培训,到疫情严峻时的实践培训,防护服的穿脱、无创呼吸机的使用、高流量氧疗,重症医学科样样在行,“作为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我们必须炼就随时上战场对抗新冠肺炎的本领。”这是吴彬主任对医护人员的教诲。由于重症医学科的患者多数免疫力较差,为确保安全,测体温、勤洗手、卫生零死角,一个都不能少,他们不畏劳累、不畏风险,为降低交叉感染,积极做好各项防控措施。10月7日21时起,全市无中高风险地区,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疫情当前,有人远征前线,也有人守护家园;有临危不惧、挺身而出的英雄,也有默默无闻、点滴奉献的身边好人。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每个人都担一份责,献一份力,筑起了阻击病*的铜墙铁壁,汇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书写下一曲曲荡气回肠的乐章,在挑战中挺起不屈的脊梁。医院位于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祥平街道阳翟二路2号,始建于年,占地面积亩,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医院,是厦门市医院,是福医院,先医院、医院、福建省巾帼文明示范岗、厦门市价格诚信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投稿须知
咱们村地球村-记得住乡愁的世界华人文学平台。
无论您来自北国的小镇,还是南国的边陲;也无论您是生在东海渔乡,还是西漠村庄;无论是身在天涯海角,还是远在异国他乡,《咱们村》永远是您温馨的港湾;拿起您的笔,述说一下乡情、乡音,描绘一下家乡的美丽,讲述一下温情的故事,回忆一下曾经的难忘……编辑果丰
《咱们村》编辑部投稿邮箱